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都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測定的重要指標。空腹血糖是指晚8點以后不吃不喝,第二天清晨抽血測定血糖。餐后2 小時血糖是指吃飯時按時服降糖藥或打胰島素,從吃第一口飯計時間,飯后2小時所測的血糖。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應該<110mg%,飯后2 小時血糖應該<140mg%。對于高齡老人或胰島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,經(jīng)常低血糖的病人,血糖數(shù)值可以放寬一些。
如果糖尿病病人自己有微量血糖儀,應該經(jīng)常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。
多長時間測一次血糖呢?一般認為,如果這一階段血糖比較平穩(wěn),在一個月內分別測定空腹血糖、早餐后2小時血糖、午餐后2小時血糖和晚餐后2小時血糖各一次,就可以了。血糖較高的病人,則應該每星期都測定這四個指標一次。沒有血糖儀的病人,要去醫(yī)院測定血糖。
那么,是測定空腹血糖好還是測定早餐后2小時血糖好呢?我認為應該以化驗早餐后2小時血糖為主。
第一,查空腹血糖,病人早上不吃飯,不吃降糖藥,也不打胰島素,到醫(yī)院測完血糖再看病,等回到家一般都快中午了,這樣造成早餐漏吃;上午降糖藥未服,引起血糖明顯升高,大幅度波動,一般需要1~2天或更長時間才能逐漸恢復,所以應該盡量減少因去醫(yī)院看病而造成的血糖大幅度波動。另外,有的病人到醫(yī)院化驗空腹血糖,找到醫(yī)生開了化驗單,再交費,等抽血時已經(jīng)是上午9~10點了。雖然這時沒有吃早飯,但由于上午體內調節(jié)血糖激素的改變,體內血糖已經(jīng)開始上升,化驗的數(shù)值偏高,而不能代表清晨空腹血糖,所以空腹血糖應該是清晨的血糖。對于門診病人應為早上8點抽血的血糖,太晚了抽血不能代表空腹血糖。
第二,醫(yī)學研究證實,早餐后2小時血糖的臨床意義比空腹血糖意義要大。因為早餐后2小時血糖是全天血糖的最高點,因此早餐后2小時血糖正常,可以推測全天的血糖基本正常,而空腹血糖正常則不能推測全天血糖正常。所以,糖尿病病人去門診看病,應該以化驗早餐后2 小時血糖為主。但要注意一點,去醫(yī)院查餐后血糖應該能夠反映平時餐后血糖水平。也就是說,去醫(yī)院看病那天,也應該在家里像平時一樣吃早飯、服降糖藥或打胰島素,再去醫(yī)院化驗早餐后2小時血糖,這樣才能反映平時上午血糖水平。而有的病人隨便在大街上買點早餐,甚至未服降糖藥就去化驗血糖,這樣化驗的早餐后血糖值不能反映平時的餐后血糖水平。當然,如果需要化驗空腹血糖或空腹抽血做其他化驗,病人應該帶一份早餐和降糖藥,測完血糖或抽完血后及時吃飯、服藥,以免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。